【词目】:挂名
【拼音】:guà míng
【词意探源】:
(1)指附名。苏轼《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》:“上书挂名岂待我,独立自可当雷霆。”
(2)指徒居其名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五回:“何师爷此时虽然挂名管帐,其实自从东家接任到今,一个进帐没有。”
(3)旧时指依靠各种关系在政府机关挂空名,领薪金,称“挂名”。
【基本解释】
[titular] 记上姓名。多用以指空居名位而又不能负起责任者
他是挂名的副经理
挂名的另一含义: 企业挂靠单位的一种形式(挂名),只在地方政府或具有经济实体的部门挂名注册企业的管理归属,并行使独立的经济核算体制和法律责任。实际上,与挂靠单位没有任何的人事关系和经济往来。
【详细解释】
1. 记名;列名。
唐 韩愈 《答殷侍御书》:“挂名经端,自托不腐。” 宋 苏轼 《与李方叔书》:“中丞 傅钦之 、侍郎 孙莘老 荐之,某亦挂名其间。” 清 任安上 《与吴拜经书》:“ 安上 亦得挂名末简。”
2. 担空头名义而不做事。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五回:“ 何师爷 此时虽然挂名管帐,其实自从东家接任到今,一个进帐没有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何家槐》:“签名并不难,但挂名却无聊之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