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奚杏荪 |
释义 | 奚杏荪教授奚杏荪(1917--1968),教授,印染专家,1942年毕业于南通学院染化系。长期从事印染专业技术和教学工作,业务精通,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印染行业享有很高威望。他积极从事印染教育工作,为全国印染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。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纺织学会、河北省纺织学会理事、天津市纺织学会常务理事等职。 奚杏荪,江苏省江阴县人,于1917年3月出生在乡下一个殷实的家庭。十岁时,由于父亲病亡,家境开始衰落,初中时,家里已无力承担他的学费,靠叔祖母资助上学。1934年9月考入上海私立惠平中学,后转学到南洋无线电学校,坚持半工半读。1935年3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,曾遭国民党迫害入狱。1942年毕业于南通学院染化系。奚杏荪从小勤奋好学,无论是高小、初中、大学期间,学业成绩始终是出类拔萃,名列前茅,深得师生的喜爱。1942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印染厂从事印染技术工作。1950年2月在上海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兼任副教授,同年八月在上海第六印染厂任厂长,并在南通学院兼课。1952年在国营天津印染厂任副厂长,后任总工程师。1961年调入河北纺织工学院(天津纺织工学院前身)工作,任染整教研室副主任,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不幸致死,年仅51岁。 献身教育 勤于进取奚杏荪在工厂从事印染专业技术工作的同时,于1946年开始相继在南通学院中纺技训班、上海工业文绮染织专科学校承担过教学任务,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,在专业理论学术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。1961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,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非常重要,为了培养更多的纺织高级人才,他毅然舍弃了当时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,决心从教为师,来到急需印染专业教师的河北纺织工学院,承担了首届本科生的漂炼、印花专业课的教学工作。 在学校工作期间,奚杏荪非常热爱党的教育事业,他认为高校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,教师的水平至关重要。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,既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,也要教给学生书外内容,对学生要旁征博引,触类旁通,使他们能很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,这样才能成为称职的人民教师。他夜以继日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、专业技术理论,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生产实践、教学经验,进行梳理、归类,能够让学生学有所获。他还自费购买了很多中外文期刊和书籍,办公室完全成了书房,到处摆满了书籍和杂志。他家离学校较远,他便每天吃住在学校,以校为家,每天早起晚睡,看书、查阅资料、写教案、整理材料,常常到深夜,节假日都很少回家。他的同事和学生们讲,奚杏荪老师勤于学习,善于学习,钻研能力很强。他的家庭比较困难,负担又重,家里有年迈的老母亲和四个孩子,即使家里有事他也是很晚才骑着自行车回家,家中的事他没有精力管,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,是一个非常勤奋和敬业的人。 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奚杏荪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教学规律和方法,并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。每讲一堂课,他都要认真备课,每一句话,每一个问题,都要反复推敲。为了讲清楚一个技术上的问题,他常常要翻阅大量中外书刊和杂志,他的指导思想是不能就书本讲书本,要尽量把最完备和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。有一次,为了解决教材中的一个问题,他亲自跑到上海华纺,与专业课教材主编共同探讨,直到把问题完全搞清楚为止。他无论工作多忙,对学生的作业都要一份一份精批细改。每次判完了作业,还要进行综合分析,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,针对问题修改教案。 奚杏荪教学效果好,在学校有口皆碑。他教学内容非常丰富,善于联系国内外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,并融入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,课讲得深入浅出,通俗易懂,很受学生的欢迎。他教过的一个学生深有感触地谈到:“奚杏荪老师知识渊博,他讲课很活,很生动,很解渴,也好接受,我们都非常爱听他的课。如讲印花专业理论课时,就染料怎样结合到纤维上,不仅在理论上讲得很清楚,而且结合实践讲了染料在印花和纤维结合中会出现的问题,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诸多办法。他毫无保留地将他多年实践中掌握积累的经验全告诉学生,对学生们后来的工作很有用,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。” 奚杏荪治学严谨、平易近人。他当过总工程师,当过厂长,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印染行业享有很高威望。但他谦虚好学,对同事、对学生热情平易。对于爱钻研、爱提问题的学生他非常喜欢,有问必答,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,传授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,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,他积极从多角度启发、开导,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。每次期中、期末测验,对不及格的学生,他都耐心进行个别辅导,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。即使学生有缺点,他也从不严厉训斥,而是很热情地帮助解决思想问题,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。同时他常常找学生个别谈话,或与学生一起座谈,征求学生对讲课的意见,反馈教学信息,改进教学方法,和同学们建立起了密切的师生关系。 春雨润物细无声,奚杏荪这个辛勤的园丁,为铺就学生成才之路,兢兢业业地在桑麻园里耕耘着。 实事求是 润物无声奚杏荪注重科学,坚持实事求是,从不人云亦云。当时学术上有人提出“不用染料可染色”的论断,并且轰动一时。他不畏权威,不随波逐流,坚持实事求是,并且敢于直言,凭着渊博的学识提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,这是矿物染料染色。文化大革命中因此受到批判,后来实践证实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。同样,他认为教书首先是要教学生做人,要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。 辛勤的耕耘,必然结出丰硕的成果。奚杏荪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教育事业中,为人师表,言传身教,潜移默化地启迪、教育影响着学生,他为全国的印染行业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人才。他指导过的许多学生,早已成为全国各地一些印染企业的主要技术和管理骨干,成为一些重要企业的总工或厂长,在印染界有一定的影响。他为天津纺织工学院印染专业的建设和发展,为国家纺织印染行业的建设和发展,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他的学生原天津国印总工温云峰深情地说:“奚杏荪老师是我很敬重的长者,他渊博的知识、严谨治学的态度、朴素的生活作风、正直的为人、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,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,可以说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”。 奚杏荪精湛的教学技艺,精益求精的严谨治学精神,不仅体现出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,也映射出他做人的准则和境界。 |
随便看 |
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开放、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