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dà yì lǐn rán
【解释】:大义:正义;勇敢;凛然:严肃或敬畏的样子。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,令人敬畏。
【出处】:宋·曹辅《唐颜文忠公新庙记》:“大义凛然,奋裙首倡。”
【示例】: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,一般的~,使宋室虽亡,犹有余荣。 ◎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二回 文心海洋《重回明末辽东·听教睢阳袁可立》:“杨太曦忙上前恭谨施礼道:‘特别是大人在万历年间的那句怒言:‘吾知有三尺,不知弄臣’,说的端的是大义凛然,妖佞闻风丧胆。’”
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孙氏西斋录》:“唐人作书,无所回避。孙樵所作《西斋录》,乃是私史,至于起王氏之魂,上配天皇;条高后擅政之年,下系中宗,大义凛然。”
【近义词】:临危不惧、正气浩然。
【反义词】:奴颜婢膝、卑躬屈膝。
【用法】:常用来描写勇士受屈时或烈士遇难前的英勇气概。一般用作状语。
【人】:宋·曹辅。
【结构】:联合式。
【例句】 在敌人的铡刀面前;刘胡兰同志大义凛然;视死如归;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。
【英译】stand firm for the cause of justice
与“大义凛然”相关的成语:
百年大计 彪形大汉 勃然大怒 博大精深 不识大体 长篇大论 背信弃义 不义之财 成仁取义 从容就义 大义灭亲 断章取义 恩断义绝 威风凛凛 凛若冰霜 凛如霜雪 浩气凛然 道貌凛然 正气凛然 傲然屹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