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备失效是指组成设备的零部件丧失规定的功能(完全丧失或达不到规定功能)。对于可修复的失效部件,习惯,性称为故障,一旦把故障排除后,设备又能恢复正常工作。
(1)早期失效:由于设计制造考虑不周或操作欠妥,在设备未进入稳定运行期前失效,成为早期失效。它通常发生在型产品研制阶段,属非正常失效,需通过改进设计,制造或操作来排除。
(2)偶然或随机失效:产品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,由于偶然或随机的原因而导致失效。
(3)损耗失效:产品由于磨损,老化,损耗等原因 ,引起功能逐渐下降或完全丧失。他都发生在机器长期运行,以达到了规定的失效值,既接近寿命的终极。
(1)本质失效: 产品因固有缺陷引起的失效,与是否按规定操作条件使用无关。
(2)误用失效:因未按操作条件使用而引起的失效。
(1)完全失效。完全丧失规定功能。
(2)部分失效。性能偏离某种规定的界限,但未完全丧失功能。
(1)突然失效。通过事先测试或监控不能预测的失效。
(2)渐变失效。事先测试与监控可以预料到的失效。
(1)致命失效。导致重大损失的失效。
(2)严重失效。导致设备性能降低的关键零部件失效。
(3)轻度失效。不致引起设备性能明显降低的零部件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