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中文名:参薯
种拉丁名:Dioscorea alata Linn.
科中文名:薯蓣科
科拉丁名:Dioscoreaceae
属中文名:薯蓣属
属拉丁名:Dioscorea
国内分布:鄂,粤
中国植物志:16(1):117
英文植物志:24:296
形态特征: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
最低海拔:400最高海拔:800
生 境:山地灌丛中或林缘
是否栽培:野生
湖北分布:湖北东部,崇阳
简介: 缠绕藤本;块茎野生的多为圆柱形或棒状,栽培的形状变化较大,掌状、棒状或圆锥形,表面棕色或黑色,断面白色、黄色或紫色。茎基部四棱形,有翅;叶腋内常生有形状大小不一的零余子;单叶互生,中部以上叶对生,叶卵状心形至心状矩圆形,顶端尾状,基部宽心形,两面无毛;有时压干后,叶边缘向内卷褶。雄花淡绿色,构成狭的圆锥花序。雌花为简单的穗状花序。蒴果具3翅,顶端微凹,基部钝形,翅椭圆形,长2.0-2.5厘米,宽1.5-2.0厘米;种子扁平,着生于果实每室中央,四周围有薄膜状翅。 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江西;亚洲其他热带地区也有。栽培或野生在山脚、山腰和溪边的微酸性黄壤或红壤上。块茎作蔬菜食用;部分地区作“淮山”入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