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魏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或采明珠。”《宋史·乐志》有《采明珠》曲。调名取此。
此周为双调。前片九句后片十一句,共九十七字。前片第二、四、五、九和后片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六、七、十一句押韵,均用仄声韵。
,●●○○,○●○○●▲。
,●●○○●,●●○○▲。
, ●●○○,●●●○,●●○○,○○●●○▲。
,○○▲,●●●○▲。
,●●●○,●○○▲。
,●●○○,●●●○●●,○○○●,●○○▲。
(注:○=平●=仄△=平韵=▲=仄韵)
采明珠
宋·杜安世
雨乍收,小院尘消,云淡天高露冷。
坐看月华生,射玉楼清莹,蟋蟀鸣金井。
下帘帏、悄悄空阶,败叶坠风,惹动闲愁,千端万绪难整。
秋夜永,凉天迥,可不念光景。
嗟薄命,倏忽少年,忍交孤令。
灯闪红窗影,步回廊、懒入香闺,暗落泪珠满面,谁人知我,为伊成病。
采明珠·降温
烛焰(中华诗词论坛)
怅几番、雪骤风狂,萧索留禽塞草。
最苦是三冬,绿去红如扫,莫改苍凉调。
冻云垂、四野茫茫,一度降温,几觉奇寒,无心雪景冰貌。
空阔道,人寥邈。秃木影形吊。
夸窈窕,素女二三,步摇街角。
沉寂天增俏。数重衣、倦缩炉前,再论此冬气象,今年稍冷,九期难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