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陈琼林 |
释义 | 新四军烈士陈琼林 (1923.. - 1941),广东省汕头人,幼年在广州旅汕小学、汕头女子中学读书,1938年迁居上海,进胶州路女子师范学校读书,1939年秋,去茅山地区参加新四军,在一师一旅服务团工作。她能歌善舞,文静端庄,工作积极。1940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1年2月随服务团到如西县发动群众,进行扩军,被中共如西县委挽留任秘书。在抗日游击战争中,她常常随军转移,一驻下来就抓紧处理事务,学习文件,调查汇报,起草文稿,常常夜以继日,通霄达旦。是年9月3日县委移驻如皋西乡董家庄,傍晚时遭石庄伪军袭击,她临阵不乱,将包好的文件印章捆在身上,从庄后突围时溺水牺牲。遗体葬王陈庄,后火化,骨灰置如皋烈士陵园。 原玉溪军分区任第三营营长简介陈琼林,云南玉溪新平县扬武镇人。多年从事赶马帮武装经商,所到之处,拜访接触过一些进步人士。1948年到普洱曾访过普洱中学的进步教师;同年还几次到峨山走访了峨山中学校长和教师,受到他们的影响,陈琼林思想有了进步。 1949年5月,任“滇黔人民自卫军”新平支队副支队长,后投奔峨山游击队。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边区纵队独立第一团副团长,1950年4月,成立玉溪军分区任第三营营长。 1951年1月,陈琼林被错误处置,直到1983年冤案才得以平反,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。 痛击敌26军工兵营在陈琼林投靠滇中游击队之前,董治安率峨山游击大队到了峨山城开展工作,被敌26军工兵营从玉溪方向前来追剿,而峨山游击大队,又早已在前一天就撤回山区去了。这时恰好陈琼林率其武装到了峨山城外8公里的大麦地村,国民党26军工兵营侦察到大麦地有武装驻扎,认为是滇中游击大队,便贸然进攻。因大路山高谷深,怕中埋伏,便从山顶沿山梁袭来。陈琼林闻讯后,兴奋得说:“来者不善,你既然找上门来,就给你点颜色看看,反蒋嘛,对老黄狗(指国民党兵)应狠狠痛击”。于是便把自己的部队带到小发克村山顶上,在险要的地方埋伏起来。不一会,只见工兵营从山坡下满不在乎的爬上来,到了埋伏地带,陈琼林一声号令“打”!机枪、步枪子弹一起射向敌人,敌人“呀呀”的喊叫着立刻倒下了十几个。陈部用排枪不停的扫向敌人,打得敌人惊慌失措,纷纷向坡下逃去,敌人惊定之后,便用其全部火力,向山头猛攻,但陈部已安然转移,敌人只好气急败坏的抬着死尸转回去了。 接受整编1949年5月,任“滇黔人民自卫军”新平支队副支队长。陈琼林不甘当李润之的助手,积极设法摆脱李润之的控制,投奔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。他听说峨山中学全校师生上山打游击了,由于陈和峨山中学领导及教师有点交情,便与其弟陈琼书率其反蒋武装300余人,毫不犹豫地奔向峨山投靠滇中游击队。 峨山游击大队领导人、地委成员杨履然及省工委领导李雨枫对陈氏兄弟做了许多工作;陈琼林同意峨山游击对派代表到其部队作革命教育工作。峨山游击队派张达、董沧鸥到陈部队,作“三大纪律、八项注意”及解放军应彻底为人民服务等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。生活上行动上完全和战士打成一片,教他们唱歌跳舞,讲革命形势,讲胜利后的前景,使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朝气蓬勃,陈琼林对此十分高兴。另外峨山甸中地下党区委书记熊文义,也经常发动群众对陈部送肉送小菜,并不断宣传“游击队是我们的亲人”,表达了人民对自卫军的无比信赖和热爱。陈部从未受到过群众如此的亲热和对待,对反蒋自卫军产生了感情。6月,又遇到可甸五村建立人民政权,民主选举村长,请陈琼林弟兄去参加,会场上锣鼓喧天,耍狮子,唱花灯尤其是篝火堆前,一片歌声,一片笑语,领导带战士唱,村干部带着群众唱,呈现出官兵一致,军民一家的热烈情景,使陈氏弟兄深受感动。选举开始了,该候选人到篝火前坐下,并在每个人身后放一个小盆,群众每人发给一粒豆子作选票,按顺序进行投票,看中谁,就把豆子放入谁后面的盆里,最后谁的盆里豆子最多,谁就中选。陈琼林感慨地说:“只有共产党,才能给人民真正当家作主,我们还计较什么,我心悦诚服的要参加部队”。第二天由部队领导董治安、杨履然在红保岩村与陈氏弟兄全面进行商谈,陈氏弟兄接受了我游击队的意见,把所有武器轻机枪4挺、大小卡柄10支、步枪250余支交给峨山游击队统一分配使用。陈部人员除不能脱离生产和其他人员外,留下70余人编入峨山游击大队。陈琼书以到昆明戒烟为名离队。 陈琼林起义,改善了滇中地区游击队的装备,对部队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作用。6月,峨山游击大队在省工委的指示下,扩编为滇中游击支队,陈琼林也是支队领导之一,它谦虚谨慎,努力学习,对人和气,受到大家赞许。 1949年7月,滇中游击队进军新平,在扬武驻扎了1个月,在这期间,陈对部队的生活慷慨无私供给,并积极协助董治安等同志调解平息了鲁魁山的械斗,还把扬武一带的农民组织发动起来,建立区政权。9月初,滇桂黔边区决定将滇中游击支队扩编为“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边区纵队独立第一团”,委派陈琼林为团副,他常驻连队,能与战士同甘共苦。这一时期,因他人熟地熟,做了很多的统战工作,并亲自到大平掌,作李润之的工作,促其中立,不妨碍我们工作。 剿匪战斗1950年4月底、5月初“云南反共救国军”在我滇中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反革命土匪暴乱。大量抢劫公粮、税款和杀害我工作队员及区乡干部。 当时玉溪军分区3个独立营,武装力量千余人,剿匪任务极其紧急。从4月18日起奉命出发,马不停蹄的四处奔袭,八方追剿,有的只能以排为单位袭击敌人,有时又集中兵力歼灭敌人;有时几天吃不上饭,睡不好觉。 土匪还分散在各地,大股土匪还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进行着骚扰破坏。玉溪地区根据省委剿匪会议精神,立即组织玉溪地区一元化剿匪主力,在军事上打击政治上瓦解敌人,发动群众,对敌重点围剿。军分区3个独立营经过一些较大的攻坚和围歼的战斗。 一营在河西罗得旧击溃“反共救国军”军长白广金、期永金等600余人,在峨山大发那歼灭“反共别动第二纵队”王方雄部,在江川安化击溃“反共救国军滇中独立师”金绍云主力。 二营在华宁围攻集中在登楼山的800多土匪,经过1天1夜激战,把土匪击溃。在江川上头营与金绍云、金来发匪部激战的一营和二营配合野战军116团、109团在孤山全歼金绍云匪部,扫清江川匪患。 第三营在剿匪中属较分散的一个营,基本是以连排为单位机动的剿匪部队,跑的路最多,打的战最多, 三营营长陈琼林率队奔波于通海、河西、峨山、新平……在扬武高粱冲、顺水沟、反毛冲、鲁魁山一带与当地基干队配合歼灭或痛击了方晓清、易承鼎等土匪。 6月“抗共军”第二纵队欧阳传贵纠集穆凤藻、李长贵、陈希凯等土匪1000人左右在峨山塔甸围攻我分区第三营,我第三营有勇有谋,进行反击,夺下敌人占领的高地后,四面向敌出击,打得敌人晕头转向,四处奔逃,活捉匪首赵伟,逼迫匪首李如瑾缴械投降。逃匿四散的土匪被我军搜捕,从此肃清了峨山县土匪。在剿匪战斗中。陈琼林任劳任怨,有勇有谋。 |
随便看 |
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开放、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