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苻子 |
释义 | 苻子,书名,为前秦氐族人苻朗撰,原书亡佚,现传有清代两个辑本,即马国翰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辑本,和严可均《全晋文》辑本。 “苻坚的侄子苻朗则是一个散文家,作有《苻子》,其中有不少片断颇具文学意味。”(曹道衡《十六国文学》)如,《郑人逃暑》、《与狐谋皮》、《后羿射箭》、《郑人乘凉》、《海鳌与群蚁》、《关龙逢谏桀》、《齐景公好马》等。 有人谈到苻朗是一位深刻地接受过汉族文化薰陶的氐族贵族。苻朗本无意于仕宦,乃“不得已起而就官”。虽处一方要职,却“有若素士,耽玩经籍,手不释卷,每谈虚语玄,不觉日之将夕;登山涉水,不知老之将至。”(《晋书》)虽然如此,似乎并未荒嬉职守,故而“在任甚有称绩”。 也有人认为,如果再进一步联系苻朗的身世和其所处国势,史文印照,尚可以显示作为氐族贵族及亡国者的苻朗在“魏晋风度”之中的思想脉络。 名郎,字元达,他是前秦苻坚的从子兄官至员外散骑常侍,因夺权臣王国宝被杀。 |
随便看 |
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开放、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