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长龄(1797—1872年),字怡山,山东利津县姜家庄人。
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,颇有文才。道光十年(1830年)中举人,道光十二年中进士,参加殿试被选为庶吉士,留翰林院庶常馆,后步人政界,3年后授翰林院检讨,擢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,供职3年。1841年 (道光二十一年) ,出任广东肇庆府太守。鸦片战争失败后,1844年(道光二十四年),受两广总督耆英推荐协办五口通商,以监司头衔供职协办,曾参与复还舟山群岛谈判等外交活动。1847年 (道光二十七年) 补粮道,后又改任盐运使。任盐运使期间,治理盐商,严查走私偷税漏税,恩威并重,颇有成效,使国税大增。1848年提升按察使。1865年(同治四年),经骆秉章推荐授职四川按察使,翌年升陕西巡抚。不久,去山西参与镇压捻军,作战失败,被罢免。两年后,皇帝下诏令还京,赵以年衰为由告退。其晚年著有《元善堂制艺》《诗文集》若干卷行世,今失存。
于同治十一年(1872年)病逝,卒年75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