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忆江上吴处士 |
释义 | 《忆江上吴处士》是中唐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,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,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到福建一带,贾岛很思念他,写了两首诗,这是其中的一首。全诗把题目中的“忆”字反复勾勒,笔墨厚重饱满,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。 作品名称:忆江上吴处士 创作年代:中唐 文学体裁:五言律诗 作者:贾岛 作品原文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后,蟾蜍亏复圆。 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 此地聚会夕,当时雷雨寒。 兰桡殊未返,消息海云端。 注释译文【注释】 ⑴闽国:指今福建省一带地方。 ⑵蟾蜍(chánchú):此指月亮。 ⑶渭水:渭河,发源甘肃渭耗县,横贯陕西,东至潼关入黄河。 ⑷兰桡(ráo):以木兰木作的船桨,这里代指船。 【译文】 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,月缺月圆已是几度春秋。 秋风的萧瑟从渭水拂来,长安城里尽是黄叶飘飞。 还记得当年此地的聚会,夜雨风雷让人顿生寒意。 还没你乘舟返回的消息,我只能遥望远天的海云。 作品格律这首诗的用韵方式为首句不入韵仄起式;其韵脚是:一先;可“十三元(半)十四寒十五删一先”通押(平水韵)。 闽国扬帆后,蟾蜍亏复圆。 ⊙●○○●,○○⊙●△ 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 ,●●●○△ 此地聚会夕,当时雷雨寒。 ,○○○●△ 兰桡殊未返,消息海云端。 ,⊙●●○△ (说明:○平声 ●仄声 ⊙可平可仄 △平韵 ▲仄韵) 作品鉴赏这首诗“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”一联,是贾岛的名句,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。如宋代周邦彦《齐天乐》词中的“渭水西风,长安乱叶,空忆诗情宛转”,元代白朴《梧桐雨》杂剧中的“伤心故园,西风渭水,落日长安”,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,可见其流传之广,影响之深。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,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到福建一带,贾岛很思念他,写了两首诗,这是其中的一首。 开头说,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,很长时间了,却不见他的消息。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,长安落叶遍地,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。 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,是送客出发的地方。当日送朋友时,渭水还未有秋风;此时渭水吹着秋风,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。 此刻,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:“此地聚会夕,当时雷雨寒”──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,一直谈到很晚。外面忽然下了大雨,雷电交加,震耳炫目,使人感到一阵寒意。这情景还历历在目,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。 结尾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。“兰桡殊未返,消息海云端。”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,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,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,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。 这首诗中间四句言情谋篇都有特色。在感情上,既说出诗人在秋风中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,又忆念两人往昔过从之好;在章法上,既向上挽住了“蟾蜍亏复圆”,又向下引出了“兰桡殊未返”。其中“渭水”、“长安”两句,是此日长安之秋,是此际诗人之情;又在地域上映衬出“闽国”离长安之远(回应开头),以及“海云端”获得消息之不易(暗藏结尾)。细针密缕,处处见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。“秋风”二句先叙述离别处的景象,接着“此地”二句逆挽一笔,再倒叙昔日相会之乐,行文曲折,而且笔势也能提挈全诗。全诗把题目中的“忆”字反复勾勒,笔墨厚重饱满,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。 作者简介贾岛 (779~843)唐代诗人。字浪仙。范阳(今北京房山)人。早年出家为僧,号无本。公元810年(元和五年)冬,至长安见张籍。次年春,至洛阳,始谒韩愈,以诗深得赏识。后还俗,屡举进士不第。文宗时因飞谤贬长江(今四川蓬溪)主簿。公元840年(开成五年)迁普州司仓参军。三年后卒于普州。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,影响颇大。唐代张为《诗人主客图》列为“清奇雅正”升堂七人之一。晚唐李洞、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。贾岛著有《长江集》10卷,通行有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翻宋本。 |
随便看 |
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开放、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