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面源污染(Rural non-point source pollution)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,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,如农田中的土粒、氮素、磷素、农药重金属、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,从非特定的地域,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,通过农田地表径流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,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(河流、湖泊、水库、海湾)所引起的污染。
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特点有:
1.分散性和隐蔽性;
2.随机性和不确定性;
3.不易监测性和空间异质性;
农村面源产生的有机物的COD、总N、总P是污染物负荷主要来源,村镇生活污水、农村固体废弃物、农田农药化肥、水土流失和暴雨径流为主要面源污染。
1.村镇生活污水污染
1.1人均用水量
1.2地表径流和稻田渗漏污染负荷
2.农村固体废弃物
2.1生活垃圾
2.2种植业固体废弃物
2.3养殖业固体废弃物(包括水产养殖):
2.4人的粪便
2.5建筑固体废弃物
3.农村施肥
4.台地水土和水土流失引起的N、P流失
5.暴雨径流N、P污染物转移特征与污染负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