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岐之人
南岐在蜀山谷中,其水甘而不良,凡饮之者辄病瘿,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。及见外方人至,则群小①妇人聚观而笑之曰:“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!”外方人曰:“尔垒然凸出于颈者,瘿病之也,不求善药去尔病,反以吾颈为焦耶?”笑者曰:“吾乡之人皆然,焉用去乎哉!”
终莫知其为丑。
①瘿:颈瘤病,及颈上生囊状瘤子。
②群小:贬称见识浅陋的人。
③焦:细瘦。
④者:……的人。
⑤辄:音zhé,就。
⑥ 吾类:像我们;类:像...一样 相似
⑦垒然:高出来的样子。
⑧焉:哪里。
⑨方:地方。
南岐处在秦蜀的山谷之中,它的水味道甘甜,但水质不好,喝这种水的人都生颈瘤病,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不是患有颈瘤病的人。后来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,一群孩子和妇人们涌去围观,还大声嘲笑他:“这人的脖子真怪啊,怎么这样干枯细瘦?不和我们的一样!”外地人说:“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颈瘤病。你们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,反倒觉得我的头颈细瘦(不正常)?”那些秦蜀的人又大笑道:“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,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啊?”他们终究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。
解释 南岐:地名
辄:音zhé,就。
瘿(yǐng):颈瘤病,即颈上生囊状瘤子。 群小:贬称见识浅陋的人。
焦:同“憔”,细瘦。
吾类:像我们;类:像...一样 相似
垒然:高出来的样子。
焉:哪里。
方:地方。
其:指示代词,那里的。
1.本文告诫人们:见怪不怪,见不怪反为怪;以错误的标准看待事物,往往会觉得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了。
2.选自明朝刘元卿《贤奕编?警喻》。《贤奕编》中有许多小故事,作者希望以此起到警视的作用,让读者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