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:

 

词条 瘤龙
释义

§ 基本简介

海王龙

普氏海王龙(T. proriger)、海诺龙、以及霍氏沧龙(Mosasaurus hoffmanni)是最巨大的沧龙类之一,身长可达到15米,或者更多。海王龙的特征是延长、圆筒状的前上颌骨,可用来撞击、打昏猎物,也可用在物种内打斗。海王龙的的化石显示它们是凶猛的掠食者,从胃部发现相当多样化的食物,包括鱼类、鲨鱼、小型的沧龙类、蛇颈龙类、与无法飞行的潜水鸟类黄昏鸟。

在某些古环境中,海王龙似乎偏好浅水、近岸的环境,例如阿拉巴马州的Eutaw组与Mooreville白垩层;但在其他环境中,则较偏好深水环境,例如美国西部的尼奥布拉拉白垩层。[1]

§ 发现历史

T. proriger的标本,胃部区域有蛇颈龙化石

就像发现其他化石的背景一样,发现海王龙时的早期历史相当地复杂,这段历史与发现海王龙的两位美国早期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·查利斯·马什(Othniel Charles Marsh)以及爱德华·德林克·科普(Edward Drinker Cope)之间恶名昭彰的竞争对抗有关。在1869年,科普根据前一年在堪萨斯州西部所发现的零碎的头骨与3节脊椎骨,提议命名为Macrosaurus proriger。该化石现在存放于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内。

仅仅在一年之后,科普重新更详细的描述该化石,而且归类于英国的沧龙类平齿蜥(Liodon)。然后在1872年,马什根据更完整的化石,命名了一个新的属Rhinosaurus,但是很快的这个名称被证实已经登记在案了。科普建议以Rhamposaurus来取代Rhinosaurus,不过这个名称也被证实被抢先使用。马休最后在1872年确立了海王龙(Tylosaurus)这个名称,来包括存放于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内的沧龙类化石,以及其他在堪萨斯州所发现更完整的化石。在1911年,C. D. Bunker在靠近堪萨斯州的华勒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物种T. proriger,这也是目前发现过最大的海王龙化石之一。现在它被展示在堪萨斯大学的自然史博物馆内。

在1918年,查尔斯·斯腾伯格(Charles H. Sternberg)发现一个海王龙化石的胃部区域,有个蛇颈龙类的化石。[4]这个标本目前位于史密森尼学会 。虽然该化石曾在1922年被简略地叙述,要直到2001才被重新研究。

注意这张海王龙头骨的早期照片,是由古生物学家乔治·史登柏格(George F. Sternberg)在收集与组装好化石后,于1926年所摄,化石是在堪萨斯州洛根郡的斯莫基希尔白垩层所发现的。后来史登柏格提供化石给史密森尼博物馆,而且写了一封信给查尔斯·吉尔摩(Charles Gilmore),里面包括了这张照片,科普早期的照片也存放在史登柏格博物馆,后来这个标本被标示为FHSM VP-3。[1]

§ 种属分类

T. proriger的鳞片

过去许多年来,已有许多种海王龙被命名,但其中只有少数被科学家认为是有效种,包含:普氏海王龙(T. proriger),发现于堪萨斯州、阿拉巴马州、内布拉斯加州,年代为桑托阶到坎潘阶;Tylosaurus nepaeolicus发现于堪萨斯州,年代为桑托阶;Tylosaurus haumuriensis发现于新西兰,年代为坎潘阶;堪萨斯海王龙(T. kansasensis)发现于堪萨斯州,年代为晚康尼亚克阶。

海王龙的近亲海诺龙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与欧洲。海王龙与海诺龙都属于海王龙亚科。Bell在1997年将海王龙亚科与扁掌龙亚科(板踝龙与扁掌龙)归类于罗赛尔龙亚科,罗赛尔龙亚科是个非正式的单系群。[1]

§ 大众文化

T. proriger的鳞片

海王龙曾出现在BBC的电视节目《海底霸王》(Sea Monsters)。该节目介绍历史上七大致命海域,海王龙出现在白垩纪的单元中。

海王龙还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的电视节目《海洋之兽:史前探险》(Sea Monsters: A Prehistoric Adventure),同样也被介绍为白垩纪的顶级掠食动物。[1]

随便看

 

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开放、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Cnen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 11:25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