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书丹 |
释义 | § 简介 书丹是碑刻术语。古时刻碑,先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。后泛指书写碑志。[1] § 释义 书丹 古代书碑有两种方法:书丹和摹勒上石。 书丹(或用丹),即书者直接在石头上写字以备镌刻。丹就是指朱砂。朱砂是颗粒状,比粉状的墨稳定性强,写在光华的石上不流、不走样。墨含油份,遇石收缩,不能保持笔触的原形。另外,碑石一般是灰色或青色,朱砂痕迹明显,便于奏刀。 § 引用 《隶释》:“《石经》,蔡邕书丹,使工镌刻。” 南宋姜夔《续书谱》:“笔得墨则瘦,得朱则肥。故书丹尤以瘦力奇,而圆熟美润常有余,燥劲老古常不足,朱使然也。”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。 清汤之旭《皇清太学生吏部注选州同知尹思袁公(袁可立曾孙)墓志铭》:“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洛水年家眷弟李学裕顿首拜书丹。”[2] |
随便看 |
|
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,是一部内容开放、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。